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咸寧市商務局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正文

咸寧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

來源:商務局 時間:2022-06-13

“十四五”時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時期。我市商務經濟發展將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為加強對全市商務工作的指導,不斷提升咸寧商務整體競爭力,構建商務發展新優勢,結合咸寧商務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根據《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湖北省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主要明確“十四五”時期咸寧商務發展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重點工作任務及相關保障措施是我市各級商務部門履職的重要依據,也是未來五年我市商務工作的行動指南。


第一章?商務發展基礎和環境

?

“十三五”時期是商務經濟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中美經貿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全市商務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堅持優化商務發展環境,扎實推進商務領域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促改革、謀發展,商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消費規模穩步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十四五”時期商務高質量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

第一節?“十三五”時期商務發展成效

?

——對外貿易加快發展。2020年,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73.9億元,其中出口總額65.8億元,是2015年的2.4倍,年均增幅達16%。全市備案登記出口企業797家,有出口實績企業205家,2020年出口億元以上企業17家。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新興市場出口規模持續擴大,與全球6大洲、18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系。

——消費規模持續增長。2020年,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04億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幅達6%。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速加快,網絡零售快速增長,2020年,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3.3%,高于上年同期31.4個百分點。

——流通體系逐步完善。截止2020年底,咸寧市共登記市場主體261554戶,同比增長13.43%,其中新登記市場主體60406戶,同比增長7.86%;全市企業類市場主體51034戶,同比增長7.1%。新建華信農批市場、咸寧二手車交易市場,引進萬達廣場、同惠國際廣場等大型綜合體,多點延伸城市商業中心。

——外商投資質效提升。“十三五”時期,全市新設外資企業70家,較“十二五”增長49%,合同外資額達358959萬美元,是“十二五”期間的6.9倍。實際利用外資累計總量25382萬美元。引進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電子商務成效顯著。全市6個縣市區中,通山、赤壁、通城3個縣(市)納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咸安、崇陽、嘉魚3個縣(區)納入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實現了電子商務進農村市域全覆蓋。截止2020年底,全市工商登記注冊網絡經營主體達1217家,網絡經營主體網站1426個。成立了6個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立了6個電商產業(園)基地、9個物流產業園。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成功爭取武昌海關在咸寧設立辦公區,統一辦理咸寧市內所有縣市區的海關業務,為我市外貿企業提供全方位無差異服務。全面推進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工程,相繼在市高新區和6個縣(市、區)引進外貿綜合服務中心,為中小微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提供全流程指導服務。深入開展成品油市場、再生資源、單用途預付卡等重點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其中流動加油車的專項整治取得較好成效。

???“十三五”期間,我市商務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對外貿易質量仍需提高。外貿總量偏小,對經濟增長貢獻有限;出口龍頭企業整體不強,大量出口企業尚處在市場開拓期,尚未形成規模;出口商品競爭力不強,科技含量不高,外貿企業自主品牌少。

2.居民消費增長動力不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消費需求總體偏弱,消費以家電、通訊、服裝、百貨、日用品等傳統實物消費為主,信息服務、觀光旅游、文化娛樂等新型服務消費較少,消費結構轉型升級較慢。

3.流通體系建設有待優化。大型商業綜合體規劃滯后,布局不合理;商業業態較為單一,沒有多元化發展;部分批發市場、專業市場規范化、標準化程度低,市場基礎設施差,服務功能不健全。

?

第二節 “十四五”時期商務發展形勢

?

“十四五”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迎來從蓄勢待發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創新不斷涌現,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商務各領域各環節應用持續深化拓展,商務經濟數字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全球化面臨的深層矛盾進一步凸顯,國際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從關稅向科技領域蔓延呈愈演愈烈之勢,加之新冠疫情“黑天鵝”影響,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供給側和需求端雙向沖擊。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面臨重塑,對外貿易面臨較大壓力。

同時,我市面臨多重疊加的戰略機遇:從國內看,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消費品質化、特色化、精細化特征日趨明顯,消費動能加快轉變,消費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國家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政策持續加碼培育和壯大內需市場,各地重視并搶抓培育擴大內需市場和高質量發展機遇,未來內需市場的活力和后勁將持續釋放。國家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標準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為國際貿易搭建新平臺,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從市內看,“十四五”時期是我市推進省級戰略實施,實現經濟發展競進提質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疊加實施,為咸寧發展帶來多重紅利,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穩”的基礎、“進”的動力、“好”的勢頭。

綜合來看,“十四五”時期,我市處于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紅利釋放期、生態價值顯現期、綜合優勢彰顯期、市域治理優化期,機遇大于挑戰,前景十分廣闊。全市商務系統必須把抓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著眼“兩個大局”,深刻認識咸寧發展面臨的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向改革要紅利、向開放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以“深實嚴細久”的作風扎實辦好商務的事,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

第一節 指導思想

???????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為動力,以提高商務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區域性特色消費節點城市,實現商務經濟新一輪跨越發展。

?

第二節 發展原則

?

堅持創新驅動。始終把創新擺在商務發展的核心位置,以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開放模式創新作為商務發展的主動力,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創新商務數字化應用、提升出口產品科技含量、建立對外開放新平臺、充分利用全球化創新資源,推動商務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堅持統籌協調。堅持以統籌協調作為促進商務發展的全面要求,實現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并舉,拉動內需與擴大外需并重,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統籌形成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格局,完善發展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全面提高商務發展水平。

堅持融合發展。強化商務經濟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成果,以商品服務相融合、內貿外貿相融合、線上線下相融合、商旅文體相融合為重點,拓展發展平臺,增強服務功能,在中高端消費、對外貿易、生活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堅持擴大開放。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主動謀劃融入國家加快對外開放以及國家產能合作發展戰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布局,持續擴大國際產能合作,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生產、服務網絡。

?

第三節??奮斗目標

?

聚焦消費、對外貿易、外商投資等重點領域,持續激發商務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活力,進一步完善市場流通體系,推動消費轉型升級;加快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形成競爭新優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商投資便利化。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長11%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35億元,年均遞增10%左右;出口總額達121億元,年均遞增10%;外商投資進一步提質增效

國內貿易: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流通成本持續下降,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消費潛力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模式占比不斷提升,消費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對外貿易:進出口規模穩步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進出口比重趨向平衡,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新業態、服務貿易等占比持續提高。進一步強化以跨境電子商務為重要載體的對外貿易形式,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雙向投資:外資大項目、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和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外資比重進一步增加。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合作深入推進,對外投資規模和行業不斷增加。

電子商務:電商成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惠及城鄉的重要力量。競爭力不斷增強,對促進消費的貢獻提升。“十四五”期間,咸寧電子商務網上零售額居全省前列,年均增長15%,至“十四五”末達到72億元。

  營商環境:投資貿易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穩步推進,商務法治體系、信用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形成對標國際最高標準的一流營商環境。


第三章 加快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

全面對接RCEP協定生效等重大機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重塑開放發展新優勢,持續推動更加開放的政策落地應用,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國際大循環。

?

第一節 ?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

?

培育壯大外貿主體。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積極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外貿向線上線下、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持續推進外貿“三項工程”,實行“一企一策”,做強骨干企業、扶持成長企業、孵化開口企業,不斷增強我市外貿發展后勁。依托傳統產業優勢,千方百計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壯大外貿主體,形成一批外貿優勢產業集群。

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支持企業依托廣交會、利用國(境)外展會和網上展銷會,探索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方式,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鞏固對東盟、歐美等傳統市場份額,擴大亞洲、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份額,實現市場多元化發展。支持企業在境外建立包括海外分銷中心、展示中心、海外倉等在內的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增強開拓國際市場能力。

促進外貿數據回歸。開展外貿增量大摸排、大調研活動,全面掌握重點外貿項目、重點外貿企業、可爭取外貿本地化企業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數、心里有底。在大摸排、大調研基礎上,分類研究、多措并舉增主體。在本地生產、外市出口的企業,研究“一企一策”支持、服務措施,對通過市外關聯公司出口的,動員以本地企業名義出口;對通過市外外貿公司出口的,研究針對性招引服務政策,快速吸引外貿公司在本地成立貿易公司。

?

第二節?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和效益

?

推動外資擴大開放。對接好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展會平臺,引進一批具有牽動力的服務業和外向型大項目。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推進投資自由化。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立足優勢產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參與國際投資合作,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鼓勵發展對外承包工程開展投資、建設、運營相結合一體化新模式。

促進投資與產業有效互動。把利用外資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外商投資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外資投向現代鋼鐵、汽車制造、生物制藥、精品包裝等先進制造業,支持外資參與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提升外資對產業升級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增強我市產業集群發展能級。

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處理工作機構和機制建設,銜接和建立市縣聯動機制和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加大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處理力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

第三節?有序推進對外投資

?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東盟經貿交流合作,推動優勢產業跨境布局,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不斷提高全球資源和市場配置能力,促進產業外循環。

加快推動企業“走出去”。引導外經企業搶抓“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中部崛起戰略、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戰略等機遇,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重塑。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發揮行業協(商)會的作用,組成戰略共同體,抱團到國家和省在境外設立的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經濟特區等合作園區投資,擴大對外投資規模。加強對外投資政策宣傳,及時提供投資信息,組織有實力意向性企業參加各類境外投資洽談會等,幫助企業尋找海外投資商機。

健全走出去服務和安全保障體系。健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合作項目跟蹤服務機制,用好國家和省的信息共享平臺,對境外投資的重大項目提供有效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強化境外安全保障工作,加強對外投資事中事后監管,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引導企業開展合規經營,加強海外風險防范應對。引導我市境外投資合作企業加入國家和省相關走出去行業和國別協會商會,借力維護海外投資權益。

?

節 構建高水平開放平臺

?

持續推進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工程,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在技術支持、行業自律、法律服務、市場推介、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提升高新區、開發區園區平臺功能作用,加快形成區域特色鮮明、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示范帶動效應強的開放型經濟增長板塊。深化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促進貿易便利化。積極向上申報設立咸寧海關,加快推進咸寧綜合門戶港口和物流保稅中心建設工作。

專欄1 建設保稅物流中心

經論證測算,在咸寧設立保稅物流中心配備海關和檢驗檢疫等相應的聯檢部門,不僅每年可為企業節省近億資金,也可為咸寧及周邊地區商品出口提供“境內關外”的退稅便利,為境外商品進入咸寧創造“家門口保稅”的政策優惠,等于打開了咸寧通向世界的大門,對于改善我市的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提升城市功能和擴大產品出口十分必要。按照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的原則,成立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籌建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工作責任,組織赴外地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力爭在我市建成保稅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咸寧外向型經濟水平。

?

專欄2 設立海關機構

海關是城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也是一個地區開放水平的重要標志。年,咸寧固定資產投資、國民生產總值、外貿出口、利用外資等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發展前景良好,為建立海關等口岸機構奠定了雄厚基礎,咸寧已基本具備設立海關機構的各項條件。

設立海關機構有利于我市進一步完善進出口貿易監管服務體系,把咸寧外向型經濟提高到一個新高度;有利于企業用足用好國家出口退稅、減免稅等有關政策;有利于促進企業產品升級換代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咸寧造”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

專欄3 創新發展對外貿易重點舉措

1.打造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發揮現有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示范帶動作用,拉動老企業,吸引新企業,凝聚出口優勢,提升外貿競爭力。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采取設立基地工作服務站、委托行業商協會、專業公司或基地龍頭企業等形式,為基地企業提供市場開拓、品牌培育、宣傳推廣、業務培訓、信息交流等服務。每3年對基地進行評估并動態調整。搭建基地合作和交流平臺,促進基地間對口合作。

?2.建設海外倉實施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完善促進政策,推廣經驗做法,強化主體培育,推進標準建設,加強人才培訓。支持海外倉對接各跨境電商綜試區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和國內外電商平臺。完善覆蓋全球、布局合理的海外倉服務網絡。探索創立海外物流智慧平臺。深化與境外上下游企業互利合作。

?

第四章 積極推動消費轉型升級

?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圍繞打造鄂南區域性特色消費節點城市,不斷構建完善“三大四化九場景”集成消費體系,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熱點,積極引導消費向智能、綠色、品質化方向轉變;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完善現代內貿流通新體系,激發消費潛力,增強內貿流通對引導生產、擴大消費、改善民生的作用,暢通國內大循環。

?

第一節 ?加快發展新型消費

?

打造特色消費節點城市。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打造一批文化消費、旅游消費、養生消費等具有特色的消費項目。將自然景觀、傳統建筑、名人故居等資源有機結合,加大文化街區建設,與歷史文化傳播、旅游購物消費相融合。依托我市生態旅游特色,充分發掘各地特色資源,積極引入各種特色業態,大力發展一批如溫泉養生、大嶺櫻花節、柃蜜小鎮等歷史地域民俗文化旅游,帶動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打造特色消費節點城市。

釋放新興消費潛力。搶抓“雙循環”大機遇,借助武漢這個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促進消費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鼓勵企業探索新模式,發展新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商品和服務消費互動融合、流通和生產對接融合。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特色街區延長消費時間,推出一批夜間消費特色活動,培育多元化夜間消費模式。發展“小店經濟”,繁榮夜間經濟,活躍地攤經濟。利用全國性促消費活動,拓展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內銷渠道,幫助外貿企業對接國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電商平臺,促進供需對接,引導外貿企業做到出口和內銷兩條腿走路。

發展特色品牌消費。深入推進“荊楚優品”、“咸寧優品”工程,以非油渠道銷售為突破口推進荊楚優品、咸寧優品“進機關、進食堂、進超市、進校園、進高速服務區”活動,持續推動“中華老字號”“湖北老字號”發展。培育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推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進鄉村。開展楚菜“一縣一品”推介,實施“一縣一品”工程。倡導綠色流通、綠色消費,推進綠色商場示范,擴大綠色產品銷售。

專欄4 培育一個大市場

加快建設通城?萬雅國際商貿中心2018年,通城縣成功引進浙江萬雅集團,投資40億元建設通城?萬雅國際商貿中心,開啟了通城從山城走向世界的新征程。目前,通城萬雅國際商貿中心一期建設項目已于2020年元旦投入運營,吸引20多個國家及地區進口商品進館入駐。第二期4000多平方米進出口貿易展示中心和15萬平方米的跨境貿易商業綜合體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將為國家進博局及省貿促會支持通城縣每年舉辦區域性進口商品交易會,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更好平臺。同時,積極與明發集團對接,力爭引進奧特萊斯項目落戶咸寧。

?

第二節 ?完善市場空間布局

?

結合《咸寧市2018年—2035年商業網點規劃》,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立足全市統籌布局、區域特色發展,防止低層次重復建設,推動商業多元化、差異化發展。優化市級核心商圈、縣(區)級商業中心、重點商業街區、社區商業網點布局,完善市級、縣(區)級、街區、社區四級商業網點體系,加快形成層級分明、跨界融合、模式創新的現代化城市商業網點體系。

創建特色商業街區。在現有商業街的基礎上,通過政府主導、整體規劃、部門聯動、商旅文融合,打造富有咸寧特色的商業街區。加快推動優化選址、彰顯特色、美化環境、完善設施、鞏固消防、強化監管、豐富業態、示范帶動等具體工作,逐步在全市培育一批符合要求、集聚效應顯著、文化底蘊深厚、建筑風格鮮明、基礎設施完備、街區管理完善、拉動消費作用明顯、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特色商業街,形成定位準確、特色鮮明、消費便捷、服務優秀的商業街網絡體系。

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采取政府引導支持,企業投入,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統一規劃,建設與管理并重的原則,按照商務部和省商務廳關于再生資源網絡體系建設指導意見,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現有網絡資源為基礎,將市區回收網點納入規劃,形成布局合理、管理科學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規范化、現代化,逐步實現“三個90%、一個80%”的發展目標。即將全市90%以上的回收人員納入規范性管理,在90%以上的社區設立規范的回收站點,90%以上的再生資源進入指定場所進行規范化的分揀加工和集中處理,生產性廢舊金屬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循環鏈條,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達到80%。

專欄5 打造再生資源分揀加工中心、集散中心

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是倡導低碳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徑。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戰略思路,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具體要求,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方便交售、綠色環保、規范管理的原則,推進“基礎回收網點——分揀加工中心——集散利用終端”的三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抓好回收站點的合理布局與規范管理。推廣“互聯網+綠色回收”模式,建設在線回收網站、APP系統和統一公開的上門回收服務電話,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回收體系。建立再生資源回收數據庫,實現與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聯網,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分析和監控,為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提供市場信息。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對現有的再生資源零散的回收網點和個體戶進行規范性整合運營,推動再生資源分揀加工中心、集散交易中心(廢舊家電回收拆解處置中心等)建設,不斷提高集約化、規模化和專業化水平,實現全市再生資源行業規范化運營。

?

促進區域互融互通。深化與岳陽、九江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打造“小三角”流通節點城市。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公益性農產品交易市場,加快批發市場、零售市場、配送中心等建設,推進湘鄂贛邊貿市場建設。培育壯大口子鎮市場,完善商貿物流服務、金融服務、交通節點等功能,建設跨區域商貿物流節點和加工基地。加大口子鎮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積極引導當地居民使用現代化流通手段和工具,通過互聯網+等新興營銷方式把特色農副產品遠銷到外地,發展成為服務農村、帶動周邊的綜合性小城鎮。?

健全縣域商業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渠道下沉和農產品上行為主線,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市場傾斜,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貫通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和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建設改造一批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鼓勵城市大型流通企業拓展農村市場,共建共享倉儲等設備設施,建設有一定規模、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應的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推動購物、娛樂、休閑等業態融合,把鄉鎮商業納入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有針對性的進行修編調整,增加商業用地;改造農村傳統商業網點,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輸出管理和服務,通過技術賦能、特許經營、供應鏈整合等方式,改造夫妻店等傳統網點,發展新型鄉村便利店,豐富村級店快遞收發、農產品經紀等服務,滿足農民便利消費、就近銷售需求。

合理布局農貿市場。圍繞居民社區分布,以服務半徑1000米左右標準規劃建設,建成以肉菜零售、配送和其它購物功能于一體標準化高檔市場,逐步形成便民、快捷、安全的農產品服務網點。對照國內農產品批發市場最高標準,因地制宜、一場一策,全方位改造提升現有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努力實現展示、交易、結算、商務、倉儲、物流、配送分區配置和分地域配置,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建立自有電子交易平臺和電子結算中心,實現全流程電子化結算,實時展示和跟蹤市場交易、倉儲、物流、配送情況,實現全鏈條溯源,具備穩定可靠的農產品供應鏈條,基本改變批發市場人、車、貨混行狀況。引入國內優質資本,建立高水平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團隊,建立健全市場貨源組織、質量監管、檢驗檢疫、采購交易、價格管理、產銷調節、應急響應機制,推動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穩步發展。加強農貿市場周邊垃圾清運及環境衛生日常督導檢查工作,保持市場周邊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治理市場周邊亂搭亂建、亂貼亂畫、亂潑亂倒、亂拉亂掛、亂停亂放等“十亂”問題。加強店外堆放、占道經營、違規廣告等問題整治力度,保持市場周邊環境規范有序。

?

第三節 ?提升商貿流通水平

????

提升商貿流通水平。鼓勵商貿物流一體化發展。新建、改建的商貿服務設施,應充分考慮倉儲物流設施的布局,在大型商貿設施附近配建倉儲物流設施,或建設集商務、物流、娛樂、文化、餐飲、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商貿服務設施、倉儲式商貿服務設施等。加快推動市內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將原有的大型專業市場通過轉型升級,打造摩爾、奧特萊斯等商業形態,或者通過新型業態的引入,鼓勵發展電子商務、要素交易和供應鏈金融,實現咸寧市商貿物流的高端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大力發展連鎖化商業。積極培育本土大型連鎖商業企業,或積極引入國內外知名連鎖商業企業,大力推廣集商業、購物、餐飲、休閑、娛樂、旅游、文化等綜合性商業經營模式。重點在郊區和城鄉結合部發展連鎖經營,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引導商業企業實施規模化經營。適時建設超大規模單體建筑,如奧特萊斯等商貿設施,擴大咸寧在華中地區的商貿輻射力和影響力。未來,咸寧市現代商貿的發展將通過集約化、一體化的經營,實現商貿業的集聚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實現各商業業態的共同配送模式,帶動咸寧市第三產業的發展。

大力發展綠色貨運配送。明確綠色貨運配送發展目標,綜合運用規劃、標準、資金、投融資等政策導向,加快推進我市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建設,有效降低城市貨運配送成本,緩解城區交通擁堵,促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批發、零售、電商、餐飲、進出口等商貿服務企業與物流企業深化合作,優化業務流程和渠道管理,推廣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統一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模式。

提高流通標準質量效率。加快推進咸寧市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商貿流通專項)試點城市建設工作,聚焦咸寧市重點農副產品行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帶動多方投入,不斷提高商貿流通標準化質量和效率。以青磚茶、小麻花、雷竹筍、蓮藕、茶油等縣市區龍頭企業標準化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促進帶動行業聯動,共進“一盤餐”、共下“一盤棋”,推動農副產品上下游企業在標準制定、實施、應用方面開拓創新,推出一批行業標準體系、研制一批標準、樹立一批標桿、總結提煉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打造一批全省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農戶可分配收入,推動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通過兩年試點,預期實現三個重點農副產品經濟效益平均增長10%以上,龍頭企業經濟效益約增長15%以上。

?

專欄6?建設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商貿流通專項)試點城市

堅持政府搭臺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統籌市直各相關單位及各縣市區工作職責,引入標準化科研院校、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農副產品協會等技術支撐服務單位,細化試點實施方案與試點后期工作計劃,設立試點創建與服務獎勵資金,充分調動各社會組織、企業制定并實施標準的積極性,激發市場主體參與標準化工作的活力,確保達成我市“十四五”規劃中商貿流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目標。通過兩年試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對標省內外農副產品的先進經驗與做法,研制一批行業亟需的高質量企業標準、團體標準,積極總結我市經驗,“十四五”期間每年申報至少3項特色農副產品地方標準、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并推薦基礎較好、行業急需的企業標準、地方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促進“十四五”末期我市商貿流通標準化水平躍升。以趙李橋、羊樓洞、眾望、珍湖、瑞發、黃袍山等咸寧知名品牌帶動我市特色農副產品行業的標準化生產種植、精加工、包裝流通、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環節。結合試點終期總結與專家評估驗收意見及建議,制定試點后期全面提升計劃。針對已制定的特色農副產品標準體系實施中反饋的問題,修訂工作標準,豐富營銷渠道與手段,不斷完善標準體系;針對其它商貿流通業,積極對標達標,運用好標準化工具,促進咸寧市商貿流通業提質增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

第四節 ??優化消費環境

?

加強消費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覆蓋消費領域的消費后評價制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依托重點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建立市場化消費領域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機制。健全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利用“湖北省社會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信用咸寧”和商務系統門戶網站等渠道,依法依規向社會發布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信息,為公眾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和消費預警提示。

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構建“縱向互通、橫向互聯”的重要產品追溯信息“一張網”,建立統一數據標準、安全規范和數據采集機制,確保數據體系平臺網格一體化。開展重要產品(食品藥品)追溯平臺建設,以逐步實現與省級重要產品追溯系統對接,建立追溯數據共享交換機制,實現部門、地區和企業之間追溯信息互聯互通。

增強市場應急儲備及保供能力。加強市場運行監測,提升應急保供能力。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變化,加強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監測預警,做好分析研判,強化應急快速反應能力。完善應急商品數據庫和平急結合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優化應急物資儲備庫的空間布局,完善以市級庫為中心、區級庫為骨干、縣級庫為補充的市、區、縣三級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實現全市應急物資儲備庫縣域全覆蓋。完善多元化物資存儲機制,科學確定全市應急物資的品種、規模,滿足市本級啟動II級應急響應的應急物資保障需求。建立儲備蔬菜監測系統,督促指導承儲企業建立儲備蔬菜臺賬,對承儲單位的基本情況、儲備蔬菜動態管理信息進行管理監控,按照市區人口數量人均日消費5兩計算,確保滿足市民3-5天的消費需求。建立重要民生商品跨區調運、調劑機制和應急預案,提高肉、蔬菜、瓜果、米面糧油、蛋、禽等重要民生農副產品應急調控能力,保障應急供給和價格平穩。

?

第五章 持續推進電子商務發展

?

圍繞商貿銷售、供應交易、物流、互聯網金融、社會資訊、公共服務等行業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電商平臺企業,大力支持咸寧本土電商平臺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中小型專業化電商平臺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示范基地(園區)創建,形成電子商務示范明顯、產業輻射帶動強大的電子商務集聚區。推動建設并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促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

?

第一節?創新電商模式多元發展

?

加快發展平臺經濟。圍繞商貿銷售、供應交易、物流、互聯網金融、社會資訊、公共服務等行業引進和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電商平臺企業,大力支持咸寧本土電商平臺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擁有核心關鍵技術和自主品牌的平臺企業,鼓勵總部型企業平臺化發展,培育一批中小型專業化電商平臺企業。鼓勵跨平臺融合發展,扶持骨干電商平臺企業與先進制造業、居民消費升級融合發展,拓寬電商平臺企業的發展空間。

培育電商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服務功能,構建集零售、餐飲、配送、社交、旅游、生活服務于一體的場景消費新模式;支持線上展示和銷售商品及服務線下提供體驗、配送、售后等服務的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發展;支持通過數據賦能,精準提供商品展示、網上交易、倉儲物流、支付結算等服務,開展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構建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深化電商多領域應用鼓勵和引導我市農產品、醫藥、紡織服裝、食品、旅游、康養等優勢傳統產業和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綠色工業的電子商務應用,支持打造一批主導產業明確、資源優勢富集、品牌特色鮮明的“特色產業+電商”產業帶。支持重點企業圍繞產供銷,整合政策咨詢、信息互通、技術轉化,通過建立行業垂直門戶、搭載行業和綜合性平臺等方式,開展網絡信息發布、產品研發、交易支付、商品體驗展示、物流售后服務、品牌推廣、客戶關系管理等多種形式的電子商務,利用電子商務拓展市場,提升企業競爭力。鼓勵企業發展基于電子商務的按需定制、個性化營銷等服務。

?

第二節 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

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建立適應“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需要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推動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在農村的發展。推動加強郵政、供銷、商貿流通、交通、電商、快遞等相關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鼓勵包括郵政、供銷、商貿流通、第三方物流和本地物流等企業在內的各類主體,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采取市場化的方式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推動解決電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加大農村電商與產業融合力度。落實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相關工作要求,推動我農村電商工作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縣,重點補齊流通基礎短板,推動農產品上行,加強產銷對接,帶動農戶增收。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農村電商市場經營主體,帶動農業產業發展。鼓勵整合交通運輸、商貿流通、農業、供銷、郵政等部門資源,形成合力,著力打造縣鄉村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推廣多站合一,積極整合農村地區現有的電商服務站、村郵站、公共配送站等各類服務站點,拓展服務功能。??

提升農村電商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市場化、可持續的農村電商運營體系,在電商促進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帶動農民增收、擴大農村消費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實效。發揮縣級公共服務中心統籌規劃能力,拓展鄉村電商服務站點服務功能,強化智慧鄉村服務的應用和推廣,引入知名平臺資源,多渠道提高村站收入,提高站點可持續發展能力。

?

第三節 健全電商法治建設

?

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宣傳和普及力度,積極拓寬普法渠道,定期開展專題講座或電商業務培訓,提高公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認知和運用。加強和完善現有法規體系中涉及電子商務的規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繼續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貫徹落實,強化知識產權和合法交易保護,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制和政策環境。推動制定電商行業系列標準,健全電商登記,規范運行紅黑名單制度,加強相關部門執法合作。

引導電商行業組織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倡導公平競爭,積極開展誠信企業建設;引導電商平臺履行主體責任,制定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運用好在線解決機制,公平公正解決當事人爭議;引導電商經營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參與市場競爭,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實施搭售默認等措施;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電商治理行動,合理合法運用法律法規,共同建設法治電商環境。

?

第六章 ?營造一流商務發展環境

?

圍繞提升商務環境市場化、便利化、國際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商務領域審慎包容的監管體系,以體制優勢引領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

第一節?強化商務治理能力

?

持續推進“放管服”。深入推進商務領域“放管服”改革,動態調整政務服務實施清單,進一步深化擴權賦能強縣改革,增強縣域發展活力。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及“證照分離”“一窗能辦”“一事聯辦”等改革,不斷簡化、優化審批資料,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水平。

完善商務信息體系建設。建立完善的商務信用評價和結果應用體系,推進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實施“紅黑名單”,引導增強誠信意識。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開展聯合激勵和懲戒。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等誠信宣傳活動,打造誠信守法營商環境。

加強重點行業監管。持續開展商貿(成品油)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緊盯成品油市場、預付卡企業、再生資源、二手車等重點行業,強化對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檢查監管,著力發現問題,聚焦整改亂象,保障安全穩定,為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營造優良環境。強化疫情常態化防控,緊盯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的管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墻”,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第二節?促進通關便利化

?

完善“企呼關應”工作機制。聯合武昌海關咸寧辦公區嚴格落實通關便利50條措施,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按照企業需求采用全國通關一體化、“提前申報、貨到放行”、“兩步申報”等多種模式;利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辦理報關、報檢、企業注冊等多項資質認定;推進信用管理簽證,構建“居家申領+多點自助打印+窗口寄證”三合一的原產地證書申領一體化模式。

借鑒改革經驗先行先試。復制推廣湖北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著力推動制度創新,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等方面加大探索,先試先行。積極宣傳推廣中國(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指導企業利用“單一窗口”開展對外貿易業務,簡化報關流程,縮短通關時間,節省貿易成本。提高全市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實現我市小微企業出口信用保險全覆蓋,政府全額買單,為企業保駕護航。

?

第七章 保障措施

?

組織保障。加強黨對商務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充分發揮商務系統各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黨組研究商務發展戰略、分析商務發展形勢、研究商務發展重大決策、推進商務規劃實施的工作機制,提高黨組織對重大商務問題的科學決策、科學管理水平。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從嚴治黨,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為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順利實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作風保障。優化干部隊伍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加強政治、經濟、法律、外交、管理等方面的學習,增強黨領導商務工作專業化能力。

政策保障。狠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推動大消費、大開放格局。用好用活用足中央、省、市各項扶持資金。貫徹擴大消費的各項政策,調整完善促消費措施,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落實外經貿發展促進政策,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強化金融、科技等政策對促進外經貿發展的支撐作用。

機制保障。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加強對本規劃實施的組織、協調和督導。開展規劃實施情況動態監測和評估工作,建立健全規劃年度監督制度、中期評估制度和終期檢查制度。加強規劃實施情況跟蹤分析,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定期進行預測預警和研判分析。加強公眾參與和輿論監督,拓寬規劃實施公開渠道,營造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在本規劃執行期間,如形勢出現較大變化,根據實際情況,依照相關程序,適當調整本規劃預期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