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咸寧實現綠色崛起、競進提質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市商務經濟發展將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通過全面分析“十二五”期間商務工作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正確研判當前商務工作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結合咸寧商務發展實際,編制《咸寧市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確定“十三五”商務工作的發展目標、措施,以更好的推動我市商務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發展基礎
“十二五”期間,是我市商務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形勢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全市商務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相結合,努力搞活流通、擴大居民消費,積極促進外貿平穩增長和結構優化,著力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協調發展,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國內外貿易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貢獻,商務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015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8414.8萬美元,其中出口42210.2萬美元,是2010年(16803.6萬美元)的2.5倍,年均增幅達20.2%。
——“十二五”期間,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累計總量達75876萬美元,是“十一五”的1.5倍。
——201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1.04億元,是2010年(205.04億元)的2.0倍,年均增幅達14.4%。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1、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促進外貿出口穩定增長。一是加快主體培育,擴大出口隊伍。加強出口主體培育,做好企業開口不出口和異地出口企業的轉化工作,培育出口主體,截至2015年底,全市備案登記出口企業492家,有出口實績企業160家,其中出口額過500萬美元的企業22家,過千萬的企業有11家。新開口企業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中的占比達到35%。二是大力拓展貿易渠道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開拓新興市場。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利用廣交會、華交會、機博會、東盟博覽會、亞歐博覽會等會展平臺發展對外貿易,鞏固擴大傳統市場出口,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出口。支持我市企業在商務部中國商品網、阿里巴巴網、環球資源等電商平臺發展對外貿易,全市有53家企業進駐湖北電子商務平臺,并以此為依托,接入湖北(武漢)跨境電子商務項目——湖北平臺。全市出口產品到達五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傳統市場得以鞏固,2015年,我市亞洲和北美洲出口分別增長11.5%和13.5%。新興市場拓展成效顯著,對中東地區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20%以上。三是加強對重點企業幫扶,培育出口增長點。對骨干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定向培育,重點幫扶,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大力實施優進優出戰略,鼓勵出口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精品品牌,增加有效供給。培育大宗出口產品基地、出口產業集群,我市機電、紡織服裝、醫保、輕工等傳統骨干產品已形成出口優勢板塊。
2、不斷提升外資服務水平,促進外資項目落戶咸寧。一是促進投資便利化。積極跟蹤簽約外資項目,加大協調服務力度,提前介入,指導辦理報批手續前期準備工作。進一步減少項目審批環節,簡化審核內容,并在現行承諾的辦理時限內進一步壓縮項目審批時間,加快推進落戶我市外資項目的到資和開工進度。“十二五”期間,全市共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7家,合同外資額達51340萬美元,是“十一五”期間(39530萬美元)的1.3倍。二是落實重點企業聯系制度。組織對全市投產重點企業和新批在建企業進行“實地訪”活動,及時獲取重點企業生產經營信息,了解重大企業發展態勢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宣傳國家利好政策,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各類扶持政策,協調企業與部門關系,增強企業信心,促進企業按期到資和擴大投資。三是跟蹤重大項目到資。“十二五”期間,全市重大外資投資項目基本按期到資,其中,華潤電力到資 48301萬美元。外商投資企業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助推了全市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在近幾年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全市十大利稅大戶”中,外商投資企業占比達60%,其中華潤電力、紅牛連續四年進入湖北省外商投資企業納稅50強;以紅牛飲料、大升印染、晨鳴紙業、穩健衛材、華潤電力、南玻玻璃等為代表的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我市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森工造紙、醫用衛材、電力能源供應等五大支柱產業的領軍企業。
3、加快推進商貿物流體系建設,提升消費便利化水平。一是啟動城區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推動縣級商業網點規劃工作,調整優化商業資源配置,增強和完善商業綜合服務功能,優化商業網點的空間布局。二是進一步完善商品市場體系。完善綜合批發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相結合,城區批發市場和產地批發市場相結合的商品批發市場體系。構建市區、城鎮和鄉村物流配送網絡,不斷提高連鎖商貿企業物流配送比重,完善商品物流配送體系。以連鎖超市、綜合超市、購物中心、專業市場、商業步行街為依托,建立商業零售網絡。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市場體系。大力推進重點商貿服務項目建設,新建了一批品質高、功能全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專業批發市場、商業特色街、綜合超市、購物廣場等。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建成各類商業網點5萬多個,擁有各類集貿市場236個,日用品農家店、農資農家店、村級綜合服務社等近2000個,配送中心16個,鄉鎮商貿中心10個,農家店信息化改造55家。新建和改造完工正式營運的大中型市場、超市和配送中心達44個。拓展豐富多樣的流通貿易方式。三是大力發展專業品牌店、產品直銷店、連鎖經營店,拓寬市場消費領域。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和傳媒工具,發展電子配送、網點交易等新型貿易方式。推動“雙進工程”,鼓勵和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運用連鎖經營等方式設立社區超市、便利店、社區菜市場、家政服務等各類便民服務網點,構建便民生活服務體系。四是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十二五”期間,我市積極加強與武漢城市圈及周邊地區經濟協作,尤其是利用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的契機,努力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進程。此外,我市商務部門與岳陽市、九江市商務部門簽訂《岳陽市商務局九江市商務局咸寧市商務局關于共同促進區域商務事業發展加快“小三角”城市區域市場一體化進程戰略合作協議書》,有力推進了市場整合和對外開放,增強了集聚效應和競爭能力,彰顯了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發揮板塊和整體效應,實現商務資源優化配置。
4、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培育新興業態。一是扶持政策逐步完善。出臺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市每年安排1000萬元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和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建設、電子商務公共平臺建設、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引進、電子商務配套支撐體系建設等。二是電商主體逐步壯大。2015年舉辦電商論壇、沙龍10次,培訓班20多期,培訓電商人員3000多人,媒體宣傳40多篇(次)。全市電商應用企業達1.4萬家,2015年全市收寄包裹2588萬件,同比增長97%;網絡交易額達80億元,同比增長60%。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中國興邦產業集團在咸寧設立居無憂咸寧服務站,阿里巴巴戰略合作伙伴金螳螂集團在咸寧和赤壁開設家裝e站體驗館。另外,我市的咸寧時光、香泉民悅網、咸寧巨劃算、咸寧網上商城等旅游、同城、社區電商快速發展;凱爾服飾、智慧鳥科技、宇濤特種纖維、古迪皮具、三普蜂業等一批批生產企業觸網;綠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綠購網,茶產業營銷平臺—2015國際茶業大會網站等一批電商平臺上線;微商、移動電商等大眾創業人群不斷增多。三是農村電商率先試點。我市通山縣、赤壁市先后成為湖北省第一、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縣市。嘉魚、赤壁、通山三縣市成為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湖北首批試點示范縣,三縣市共105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先后開業。四是電商產業集聚發展。集辦公、培訓、綜合服務、運營管理等功能一體、設施齊全的咸寧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以及市電子商務協會、天城財富廣場、微蜂閃購等建設的幾個集電商企業孵化、聚集和公共服務于一體電子商務產業基地正穩步推進。其中,廣東工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于9月25日舉行揭牌暨入園簽約儀式,共有16個項目簽約入駐。金寧公司依托中國興邦產業集團吃無憂平臺在香城古街建成咸寧市名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暨咸寧O2O體驗館,并于9月底開業,全市2000多種名優農產品入駐。
5、落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各項政策,大力促進消費。一是努力開展促消費活動。在元旦、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期間,動員商貿流通企業做好市場供應和促銷活動,繁榮節日市場,擴大消費增長。二是落實促消費政策。積極開展家電下鄉、老舊汽車報廢、節能家電補貼等國家惠民生、促消費政策的宣傳、促銷工作,倡導市民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培植消費增長點,促進節能產品銷售。三是促進城鄉市場消費。組織企業參加食品博覽會、農產品全國行、農產品展銷以及大型超市采購洽談會等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疏通流通渠道,促進農產品流通。支持連鎖經營和新型業態發展,推進家政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努力培育消費熱點,提升商貿服務業發展水平。四是積極開展家政服務體系建設。督促我市家政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加快網絡信息平臺、連鎖網點建設,組織開展家政服務試點項目建設。五是加快推進商貿企業成長工程。做好商貿企業的篩選工作,不斷擴大限上企業銷售占比,督促、指導限上企業及時、準確報送統計資料,提高數據的報送質量。積極爭取商貿企業成長工程扶持資金,促進商貿企業發展。大力實施商貿企業成長工程,全市限上企業(大個體戶)達到777家。六是提升市場監管水平。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強化市場供應保障和調控能力。加大了商務綜合執法力度,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電視購物、成品油、典當拍賣、報廢汽車等專項檢查、整治,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
二、全市“十三五”商務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基本思路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同時,隨著世界經濟繼續深度調整、國內經濟仍處于“三期疊加”階段,經濟持續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和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將進一步顯現,今后一段時期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形勢更復雜。
“十三五”我市面臨多重疊加的戰略機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拓展了開發發展的新空間;沿海產業轉移、長江流域區域合作和對接大武漢,指明了協調發展新路徑;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大,增添了創新發展新活力,等等。綜合判斷,我市仍然處于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經濟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加速發展的態勢沒有變,發展的后發優勢沒有變。
(一)指導思想
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和“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以質為帥、量質兼取”的總要求,主動適應商務發展新常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進一步深化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大市場、大流通、大開放的商務發展新格局,為推進“五個咸寧”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二)奮斗目標
進一步完善市場流通體系,改善消費環境,拓展消費需求;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壯大進出口規模,形成競爭新優勢;創新外商投資審批管理,優化投資服務環境,實現外資提質增效。到2020年,全市商貿流通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左右;外貿出口年均增長10%;外商投資在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成效顯著。
(三)主要任務和重點措施
1、全面深化商務改革。著力推進商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需求和供給兩端發力,鼓勵產品、服務、商業業態、貿易方式等各方面的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服務質量,打造咸寧精品品牌。大力實施優進優出戰略,不斷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商務發展新動力,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兼顧,綜合布局,突出短期和長期、改革和開放相結合,鞏固傳統優勢、培育新優勢,實現新舊動力“無縫銜接”,穩增長、調結構雙贏。大力推進先行先試,加快咸寧通關口岸申報與建設,構建咸寧特色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化國內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全市內貿流通發展規劃體系。貫徹落實《湖北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條例》,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2、構建現代市場體系。積極融入長江沿線流通大通道建設,深化與岳陽、九江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打造“小三角”流通節點城市。以商流為核心,引導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匯聚流通,著力提升節點城市流通服務功能。優化城鄉市場體系,完善市區商貿流通設施,加快城區與縣域對接融合,推進城市商貿流通設施向農村延伸,加速農村流通現代化進程,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流通格局。不斷完善市場網絡布局,培育原材料與工業品批發、農產品交易以及消費品零售等專業市場,加快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規范化、信息化的現代市場體系。
3、加快流通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著力擴大內需、穩定傳統消費、培育新興消費。推動擴大內需與開拓外需相結合,加快培育內外貿一體化市場主體,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的流通網絡和發展格局。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應用,拓展網絡消費領域,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引進和培育知名電商龍頭企業、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臺和產業聚集區,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推進電子商務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專業品牌店、產品直銷店、連鎖經營店,推動共同配送、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發展。創新發展生活服務業,拓展智能消費、服務消費、綠色消費、信息消費等新興消費,促進消費升級。
4、培育外貿競爭優勢。積極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政府、行業協會、貿易促進機構相互協作的開拓國際市場新機制。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以及到海外設立營銷點等新型貿易方式,加快國際商務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支持和鼓勵出口企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實施精品名牌戰略,精心打造技術先進和知名度高的品牌產品。鼓勵出口生產技術創新,促進出口產品升級換代,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強電子電器、衛生材料、紡織服裝、茶葉、汽車零部件等優勢特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文化為核心的新優勢,增強國際競爭力。
5、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對外開放平臺通道建設,以萬里茶道源頭城市為著力點,圍繞經貿暢通、項目聯通、資金融通、品牌響通,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新機制。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度融合、對接,提升經貿、人文、科技、旅游等領域的開放合作水平。廣泛關注武漢與新歐亞大陸的合作,以武漢新港為載體,積極爭取咸寧港區更大力度參與武漢新港重要項目、重要港口建設,拓展海上通道。實施境外投資“雙重工程”,鼓勵和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開展投資、建設、運營相結合建營一體化的對外投資合作新模式。